找到相关内容27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菩萨社会关怀的二大任务--庄严国土、成熟众生(主题演说)

    〉︰德国明镜周刊指我 国人民像“生活在猪舍中”一文曾访问国内四位环保运动领袖, 四位环保人士昨天均表示,他们对台湾恶劣的环境品质描述全是事实,相信许多民众感同身受。 新环境基金会秘书长刘文超甚至说,...

    释传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4142785.html
  • 感念自然——生命的平等与体认

    就是与自然之间感同身受,是一种平等人格的交流了。佛性平等,因而在他们的心里涌现出一颗颗法眼,体察天下的生灵。   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七中记载,禅宗青原惟信禅师在悟道后有这样一段话,反映了佛教体认山水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346621.html
  • 佛教与科学的关系(二)

    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。因为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科学是最有用的、最有效的、最具威力的东西。这反过来又强化了对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盲从。在此意义上,科学与现代世界意识形态的牢固联盟,构成了对人心的最大束缚。 ...

    慈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246809.html
  • 佛教与义工

    对下、有对无、富对穷的感同身受,就能激发帮助人、包容人的热心与胸怀。  利行:给人方便,随时随地协助对方、救助别人。举手之劳的功德,随时帮人度过难关,给人希望,给人欢喜,更要给人信心。  舍得:舍是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0948935.html
  • 洪江嵩云山大兴禅寺禅师

    每有入处,身心如电触,须发皆震颤。至“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,深解义趣,涕泪悲泣”之句,恍如旧习,与须菩提感同身受。至“复次须菩提,若善男子善女人,受持读诵此经,若为人轻贱,是人先世罪业,应堕恶道,以今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252496.html
  • 洪江嵩云山禅师传

    说是经,深解义趣,涕泪悲泣”之句,恍如旧习,与须菩提感同身受。至“复次须菩提,若善男子善女人,受持读诵此经,若为人轻贱,是人先世罪业,应堕恶道,以今世人轻贱故,先世罪业则为消灭,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4258222.html
  • 用“庵摩罗识”观想

    ?  答:嗯,好像好一点,或者用“体悟”好了。  问:“感同身受”呢?  答:也许“体悟”比较接近。好,我们今天就到这里。谢谢各位。  --张嘉发、蔡素钰、袁安若等居士记录  【编者的话】  修行的...

    梁乃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055863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

    慈悲就是“与乐拔苦”。佛教认为,慈从悲来,悲必为慈。“悲”原意为痛苦,由痛苦而生悲情。一个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,也就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,产生悲情,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对他人的友情,并扩展为对一切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4659185.html
  • “平常心是道”禅学思想对现代禅修的启示

    禅宗中最基本的实用的禅修,其在现实、日常中给予人们的功能、效用亦可令现代人感同身受。  作为疗救人心一剂良方的佛教适时地被一些有识之土选择和认同,而本体上基于对“自心”、“自性”修持的中国禅宗更成了学...

    释惟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3063721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政教关系的再检讨

    会的资讯来自地方教会,所接触的公务部门也止于省政府民政厅。而佛寺协会是全国性社团,隶属内政部,协会成员又是各佛寺道场,基于服务宗旨,直接触及寺庙问题,才能有感同身受的了解,经办的不再只是单纯的社团业务...

    林蓉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4664770.html